其中,大唐发电亏损25亿元至28亿元。
需要一提的是,近日,神华等煤企集体呼吁重启煤炭限产,以此来控制煤价保持在一定水平。中国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表示,去年煤企联合限产,互保力度非常大,煤价不到10个月涨幅达到60%,煤炭企业脱困的问题基本解决。
一、煤价反弹电力企业躺枪煤价下跌,电企盈利水平提高;相反,煤价一旦反弹,电企则盈利堪忧。上述分析师表示,煤炭限产后,煤价将会控制在一定水平。近日,神华和中煤等煤企集体呼吁重新出台煤炭限产方案,以控制煤价保持在合理水平。2016年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政策支撑煤炭价格大幅反弹,也让陷入困境的煤老板再度生龙活虎。展望2017年,若煤炭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则电力企业有全面亏损的风险
一是加快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因此,对煤化工等非煤项目,我们不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或引进煤化工专业化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依托我省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和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品牌,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经济手段,实施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对承担释放产能任务的煤矿严格执行在限定时间内全年不多于330天组织生产的规定;对未列入释放产能的煤矿继续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三个关键团队:一个是健全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确保其思想真重视、责任真落实、管理真到位;另一个是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要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落实主要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再就是健全以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为主的现场管理团队,要求其按章指挥、按章作业、真抓严管。总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广大煤炭企业和煤炭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坚信:山西煤炭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璀璨夺目的明天!(卜昌森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
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根据现有资源赋存条件和矿井布局结构,优先建设安全高效、资源利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矿井。专业化公司,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化施工队伍不足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严格规划准入、规模准入、工艺技术设备准入、人员素质准入、人流密度准入,严禁违规违法生产建设。根据煤矿瓦斯、水害重大灾害威胁程度及日常监管监察情况,筛选出不放心矿井,对其实施重点监控;二是要严厉打击明合暗分行为,确保矿井真接管、真控股、真投入,真正将企业主体责任、办矿主体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三是要疏通资源整合矿井关闭、退出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危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出。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涉及政府、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国有企业等四类主体,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将效益回报无望、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尽快关闭淘汰。
7.用活一个工具,就是用活资本市场这个国企改革的助推器。同时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让职工熟练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岗位技能和自救互救、紧急避险等技能,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山西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政府应发挥战略推动、营造良好环境作用,尽快完善改革配套制度,尤其应该尽快出台类似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允许国有企业动用国有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制度,切实减轻国有企业改革的负担,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国资监管部门应发挥出资人监督管理、积极指导作用,转变监管理念,做好分类指导,尽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资本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企业应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国有资本运营创效作用,主动改革企业内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在煤矿安全生产上,须要牵住牛鼻子,打好主动仗:(一)进一步严格煤炭资源开发开采准入一是通过多种制约因素的系统集成,形成多位一体准入机制,把安全准入与环保准入、质量准入、效益准入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谁控制了物流,谁就控制了价格,煤炭也不例外。
>>>> 二、加快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在厘清国企体制机制等制约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强力推进国企改革:1.解开一个结,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国家经济控制力简单混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混同于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这个结。要科学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突出山西煤种全、品质优的优势,坚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煤化工关键技术攻关,加大除硫技术研究,做到超前谋划,合理布局,在三大煤炭基地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煤制油、甲醇制清洁燃料、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
>>>> 四、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抓住最后的机遇成功的产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转型升级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2.搞好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合理划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方式。煤炭人的特长就是挖煤,干别的缺乏人才、管理、技术优势,虽然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些技术人才,但要形成一支系统性强、相互协调支撑、有成熟技术管理优势的管理团队,非一日之功。整合重组优化的原则是按照不同煤种、不同区域,整合重组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性质的特大型、巨无霸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减少煤矿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矿井单井规模,提高人均产煤效率,从而切实提升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煤炭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发现五假三超行为的一律严格依法查处,该罚的罚,该停的停,不能姑息迁就。
重点成立瓦斯、防治水专业化服务公司,实现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专业工程专业队伍施工,以专业化的技能、专业化的素养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三是运用煤炭销售地区建立的仓储基地优势,在内蒙、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新兴产煤大省(区)实行煤炭采购基地采购煤炭,在华南地区也可以就近采购国外煤炭等。
对此类矿井,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一是要查条件、分类别。三是完善退出机制,对已经批准开采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灾害非常严重、风险程度高、安全无保障、无效益或效益低下的矿井或煤层,分类别设定时间表,依法有序退出。
二是抓两个关键人、健全三个关键团队。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把握国家在我省实施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规模提升,深化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央企合作,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约契约为基础的长协合同为主要形式,按照典型引路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政府搭台和企业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将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关系引向深入,推进我省煤电基地建设,实现煤电深度融合发展
1.进一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发展煤炭大集团,推进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三)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矿井整治力度资源整合矿井井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工程技术人员少,安全管理基础差,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监管监察难度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积极研究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减量置换进度,把落后的产能置换为先进的产能。
专业化公司,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化施工队伍不足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当今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意见领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减量置换、减量重组等措施,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煤炭总产能只减不增,完成中央安排我省去产能任务。
4.划定一个框,就是划出政府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边界的框。山西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
二是以华北、华东、华南三大片市场为重点,在水路枢纽点如山东日照、江苏连云港、河北秦皇岛、湖北汉阳、湖南株洲等地建立大型特大型煤炭仓储基地,间接地将煤矿建到煤炭使用地;同时,在山西西部北部与晋陕蒙交界县设立大型仓储企业,进行煤炭购销和洗选。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功能,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国内外煤炭供需双方进入交易平台,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并不断探索煤炭期货市场,引领市场发展。3.定好一个位,就是明确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定位。同时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责任意识,让职工熟练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岗位技能和自救互救、紧急避险等技能,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要大力推进六权治本,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大型能源基地是能源供应的主体。
山西煤监局经过征求企业、专家意见,多次讨论后起草了《山西省煤矿防治瓦斯规定》、《山西省煤矿防治水规定》,去年已上报省政府,应尽快审议、出台。对承担释放产能任务的煤矿严格执行在限定时间内全年不多于330天组织生产的规定;对未列入释放产能的煤矿继续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山西煤监局去年以来在全系统组建了瓦斯、防治水和煤层气三支专家型执法队伍,效果明显。